1313心累-《隆万盛世》
第(2/3)页
就如江南如今的心学和理学,大家们聚众讲学,相互攻伐,颇易生出戾气。”
张居正又用现在江南的情况举例,大明现在心学和理学斗得厉害,甚至已经影响到科举考试。
考官是哪一学派之人,往往录取考生就是以这一学派为主,大有撕裂之感。
“叔大兄,这个事儿我还得好好想想,现在不能回答你。”
魏广德思索良久,觉得此事影响太大,他还要好好理下思路。
限制士林发声到底对不对,从他现在的位置上来说,当然是应该支持张居正才是。
可是本能的,魏广德又感觉似乎不该这么做。
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”这一则对联,对于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魏广德来说还是知道的,通常就是用来教育人既要致力于读书,又要关心政治。
怎么到了现在,感觉这话好像有毛病。
读书人就该读书,不要说那些有的没的,要关心天下事,还是等入仕以后再说。
魏广德告辞离开首辅值房,径直回到自己那边,脑海里还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虽然他知道,如果张居正一心要做,也肯定能强行推动此事。
内阁里,二张已经可以左右内阁的阁议,即便他反对也没多大用。
只不过,他一旦反对,朝野支持的声音就不会小,就会拿他当这个反对的领头人。
但是,内廷有冯保相助,想来强行闯关还是能够做到的。
魏广德这边还没有安下心思,毕竟今天的奏疏都还一份没看过。
这就是绩效啊,今天不把转过来的奏疏处理完,那明天还是自己的,活儿累积起来可就不是小事儿了。
虽然说实话,大明朝这些奏疏,许多放半年后处理,依旧不会影响朝政运转,因为近半的奏疏都是没营养的汇报工作,恭喜这贺喜那的,根本就没有实务。
但奏疏处理快,也显示朝堂、内阁的效率,所以也不能因为奏疏言之无物就不予理会。
看,还是要看的,票拟也不能少。
只是魏广德的脚步还没有挪到书案后,自己座位前,门外芦布又拿着一份奏疏进来。
这样送进来的东西,其实才是六部着急要处理的实务,不能耽搁的。
“什么东西,哪儿的?”
魏广德随口问了句。
“老爷,是兵部的文书。”
芦布躬身,双手把文书奉上。
魏广德伸手接过,快步回到座位上坐下,仔细阅读起来。
不算什么大事儿,但也不小,是说西南已经将缅王和一众缅甸部族首领押解进京的报告。
虽然缅甸还有少量残余,但已经不影响大局。
缅甸主要的地区,如缅南已经被大明牢牢掌握在手里,只剩下缅西和缅北尚有残部为了争夺主动权在内部厮杀。
大明不想费力征讨,打算等他们内斗完成以后,李成梁才派兵进剿,如此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。
乘机也可以继续编练缅军,让他们成为剿灭缅甸东吁王朝残部的主力。
之前这个策略报到京城,魏广德是支持的。
让缅人治缅也是他给出的策略,缅甸各部相互仇恨,更有利于大明的长治久安。
不过这件事儿,考虑的就不是这个早就有决定的事务,而是朝廷要怎么处理缅王这批反贼。
是的,魏广德早就把大明征讨缅甸作为和国内讨伐叛乱一样的性质,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可能引发的争议。
大明先要定死缅甸遭到二百年前就已经纳入大明版图,只是大明给了他们很高的自治权。
只是,缅王自己作死,大明给力他们好处,但却贪心不足蛇吞象,居然还想反噬大明。
自然,这就不算大明不教而诛,而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,人人得而诛之。
第(2/3)页